
滑轨坡度可调节的Precor椭圆机

椭圆机的历史
1995年,Precor推出了Elliptical Fitenss Crosstrainer(EFX),市面上第一款允许用户脚跟先着地,然后再到脚尖的模拟跑步动作的产品。它的机械专利融合了一个后置飞轮和前置脚踏板,让运动的轨迹如椭圆形一样顺畅。这样的设计带来了舒适的脚感,同时也减少了腿部运动频率,这也是区分于其他心肺固定健身设备的特点之一。
因为脚跟始终贴着脚踏板,可以减少肌肉和跟腱的伤痛,这样的设计也被公认为是低压力产品的特性。用户在使用的时候动作很顺畅,主观运动强度(RPE)也较低。总而言之,使用者感受到的强度比实际上发生的要轻。
椭圆机类型
根据马达或驱动轮位置,椭圆机可以分为三个类型。最早的设计是后置型。第二代产品是前置型。最新的产品和设计变成了中置型。

从左到右:后置型、前置型和中置型椭圆机
有些椭圆机的脚踏板下方的滑轨坡度可以调节,给用户带来各种不同的踩踏轨迹。可调节的滑轨,不论是电动还是手动调节,都可以通过调整椭圆机的角度来增加臀部运动,同时增加步幅。这样的设计让用户可以调整动作进行针对性的下肢肌肉锻炼。各式各样的椭圆机在锻炼的过程中提供了不同的预设程序,自动调整坡度,阻力和步幅功能。大部分椭圆机都可以向前或向后运动。
椭圆机主要由用户的双腿来驱动,绝大多数包含了脚踏管把手,用户可以双手握住并推拉把手提供另一个驱动力。用户双手低于双肩,握住把手来回推拉,双脚也以相反对方向进行前后踩动。双手的来回摆动与脚踏板的前后移动交相呼应。设计较差的椭圆机太过依靠脚踏板的驱动力,把手只是因为速比的惯性被动的运行,没有提供一定的阻力。因此,那些机器让用户感觉双手只是被动的跟着移动,并没有参与到整个锻炼中去。较好的设计提供正确的速比,让手臂和腿部运动更加协调。

有些厂商生产更加耐用的商用椭圆机,它们有更加丰富的健身程序,也能经受住健身房级别的使用频率,零售价格一般都超过4000美金(折合人民币25000元左右)。家用级别的椭圆机的零售价格则从200美金(折合人民币1200元左右)起。
椭圆机的优点
跟跑步机相比,椭圆机也能提供腿部肌肉和心肺的锻炼效果。椭圆机的腿部运动强度介于固定健身车和跑步机之间。
有研究表明,椭圆机的单位卡路里消耗值与跑步机相当。来自密苏里大学哥伦比亚分校的营养和运动生理学教授Thomas Altena对比了椭圆机和跑步机用户的氧滞留值、乳酸堆积值、心率和主观运动强度。他发现,这两者的生理学反应几乎一模一样。然而,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椭圆机的阻力必须根据用户的运动水平设置得足够高。
因为用户双脚不离脚踏板,所以运动时也没有了其他器材(例如跑步机)在运动时双脚踩击的噪音。
2002年,一份出自爱达荷大学的研究显示,不同的椭圆机步幅可以锻炼不同的肌肉群。研究同时也表明,在步幅加长的情况下,即使主观运动强度没有增加,实际上消耗的卡路里却增加了。这个研究结果与市面上一些可调整步幅的新型椭圆机所宣称的效果基本一致。
使用常识
虽然不同的椭圆机型号的使用方法不尽相同,但是大部分情况下,用户使用时需要保持一个舒适的直立姿势,脊椎呈现自然状态(直腰),膝盖、臀部和脚踝需在一条直线上,确保身体重量平均分布在左右脚跟和脚掌处。用户抓住把手,主动且流畅的推拉把手,双脚驱动椭圆机脚踏板向前或向后,持续的用自然、协调和顺畅的动作进行运动。
参考文献
1. By Roy Wallack, Los Angeles Times. "The latest in popular ellipticals." April 27, 2013. December 2, 2013.
2. Briley, John L. (July 27, 2004). "Bone Health: A Weight-Bearing Argument". The Washington Post. Retrieved 2008-12-12.
3. IHRSA
4. "Is the Elliptical the Best for Cardio Respiratory Fitness?". EllipticalHub. Retrieved 29 May 2015.
5. American Fitness, "Treadmills vs. Elliptical Trainers," Jul/Aug2002, Vol. 20 Issue 4, p9.
6. "Elliptical Trainers: Keep Up the Resistance". Gym Source. Retrieved 10 January 2014.
7. Browder, K. D; D. G Dolny (2002). "Lower extremity muscle activation during elliptical trainer exercise". Medicine & Science in Sports & Exercise 34 (5): S35. doi:10.1097/00005768-200205001-00198.